我军军衔为什么设大校而不设准将?
发布时间:2024-05-21
摘要: 原文:我军军衔为什么设大校而不设准将?谢邀,今天中国军网已经给了答案谢谢邀请这我真听过一位将军聊天时讲过“准将会弱化从校官到将官的阶级层次”因为设了准将你又会说为什么设准将而不设大校现代军衔中最复杂的莫过于大校和准将的区别,今天就来聊下这个问题。大校的历史众所周知中国解放军的第一次军衔制度是参照苏联模式的,但大校并不是来自于苏联,而是参考了
原文:我军军衔为什么设大校而不设准将?

谢邀,今天中国军网已经给了答案

mp.weixin.qq.com/s/XOJz

谢谢邀请 这我真听过一位将军聊天时讲过

“准将会弱化从校官到将官的阶级层次 ”

因为设了准将你又会说为什么设准将而不设大校

现代军衔中最复杂的莫过于大校和准将的区别,今天就来聊下这个问题。

大校的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解放军的第一次军衔制度是参照苏联模式的,但大校并不是来自于苏联,而是参考了我们的邻国朝鲜的。朝鲜人民军在1948年2月8日建军,当时并没有军衔制度,而是和以前八路军一样,只有军事职务。1952年12月31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正式设立军事称号(军衔)。当时的职务为分为:

一级一等:民族保卫相(国防部长)

一级二等:参谋总长 ,民族保卫副相

一级三等:师长,旅长和军校校长

二级一等:师参谋长

二级二等:团长

二级三等:副团长,独立营长

二级四等:营长

三级一等:副营长,独立连长

三级二等:连长

三级三等:副连长,独立排长

三级四等:排长

可以看到当时职务需要将官三级(当时只有大将,中将和少将,上将是后来增设),校官四级和尉官四级。所以设立了大校主要为了师参谋长一级,不然师参谋长就会降一级到了上校。

解放军大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设立军衔制度就设立了大校军衔,当时规定大校军衔可以授予可以授予军长、副军长、师长和副师长等四个级别职务。198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大校军衔可以授予副大军区职、正军职、副军职、正师职和副师职五个级别。1994年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大校军衔只授予副军职、正师职和副师职三个级别。

最早设立军衔制度时曾经考虑过设立准将军衔。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部在给毛主席和军委的报告中,就提出将来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时军衔等级怎么设置的问题。报告说:“实行军衔制度我们尚无经验,主要是根据苏联顾问介绍的经验及所提方案并结合中国情况进行研究.....我们曾与顾问卡苏林同志多次交谈,得其帮助很大,但有些特殊问题尚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特报请军委决定。

总干部部领导与苏联顾问意见不一致的问题中,首先是少将与上校之间要不要再设一个新级别。苏联顾问提出的方案是苏联军衔的翻版,将官为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4级,校官军衔为上校、中校、少校3级。总干部部认为:少将与上校之间似有必要增加准将一级,因为我军军、师干部共分6级(军、师各分正、副、准3级),实行军衔虽然有些等级要合并,但如果将军长和副师长都合并为少将一级,在这一级内存在的悬殊很大,则不够合理;如增加准将一级,即可基本上解决问题。但苏联顾问未同意。

1953年1月9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实施军衔制度准备工作的指示》,同时草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在这个条例草案中,提出我军军衔设6等21级,其中将官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4级,校官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4级,否定了苏联顾问的主张,参考了朝鲜军衔方案,在少将与上校之间新设大校军衔。

到了1988年授衔的时候又有人考虑设置准将军衔,但是经全军若干个典型调查单位的试点,仅总部某机关的一个管理处就出现了9名准将。按若干试点单位的实验数据推算,解放军全军会多出几千名准将。

所以1988年4月13日,总政治部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的《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草案)〉若干问题的说明》中,对为什么要设大校军衔,是这样表述的:校官分为4级,主要是考虑我军正师职军官数量较多,如大部分授予少将军衔,将官总数显得太多,大部分授予上校军衔,又显得低了些,因此设置了大校军衔,这样既可以控制将官数量,又可以使师级职务军官的军衔与团级职务军官的军衔有所区别。

这就是人民解放军使用大校而不是准将军衔的原因。

准将分为陆军准将和海军准将,这两者并不一样,需要分开解释

陆军准将的历史

陆军准将只要有两个英文名Brigadier和Brigadier General,这两种都起源于现代军衔制度的鼻祖法国。最早法国军队的基础编制是团,团指挥官叫做团长(Colonel,后来演变为上校),旅是一个临时编制,所以指挥官临时委任给旅长(Brigadier)。1657年6月8日法国设立旅长(Brigadier),第一批为骑兵旅长,11年后设立为步兵旅长。

旅长上面是营地元帅(maréchal de camp),再上面是师长(Général de division)

1776年引入军衔标志后,旅长为一星,营地元帅为二星,师长为三星。

1788年法国废除旅长军衔,由营地元帅指挥旅,1848年营地元帅最终更名为准将(général de brigade)。

法国准将军衔标志
法国最著名的准将戴高乐

所以这就是法国准将军衔从校官到将官的历史转变。英美其实也参考了这段历史,但走上两段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


英美的陆军准将差异

英国准将军衔(Brigadier)设立参考了法国准将,但发展历史和法国准将是倒过来的,法国准将是从校官到将官,而英国准将是从将官到校官。

1922年之前,英国准将的英文名叫Brigadier General,当时英国准将是最低级的将官,高于上校,低于少将,军衔标志为权杖和指挥刀,而少将及以上将官的军衔标志就是在准将上增加了军衔星和皇冠。

1914年英国陆军将官肩章。从左到右分别是准将(Brigadier General),少将(Major General),中将(Lieutenant General),上将(General)和陆军元帅(Field Marshal)

1922年英国陆军进行了军衔改革,改革中取消准将,在上校之上新增了一个军衔,名为上校指挥官(Colonel Commandant)。上校指挥官主要负责指挥陆军旅,负责仓库和训练机构;在参谋部门担任行政职务的上校也会晋升为上校指挥官。上校指挥官军衔标志为一个皇冠加三颗军衔星。但这个军衔是临时性的,在职务任期结束后取消,退回原来上校军衔。1928年6月1日上校指挥官军衔被废除,重新设立了新的准将(Brigadier)军衔,沿用沿用了上校指挥官的军衔标志一个皇冠加三颗军衔星。

对于英军来说,一个旅的司令部就70多人,没有其他的直属部队,编制有2个团,而且这两个团都是临时编制,旅级单位没有行政机构,很明显不成为一个独立的军事组织,这个旅司令部更像一个师部下面的一个临时性辅助性的指挥部门,所以将官的对等军衔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英国的军衔中旅长一直是准将。到了后来独立旅的出现,一般来说这个旅长可以给到副师级的军衔,不过就算是副师级也给不到将军,所以依然是给的最高级的校官准将军衔。所以英国的准将对应旅长和副师长。


而美国的准将(Brigadier General)自从独立战争就开始设立了,当时作为是步兵旅指挥官。而后在19世纪和20世纪,准将的职权开始不断扩大。

因为当时美国军队规模比较小,美军一度取消少将军衔,准将作为和平时期最高军衔,而在因为战争爆发需要扩军才会恢复少将军衔。比如海军陆战队曾经司令军衔最高为上校,第一位准将司令是阿奇博尔德·亨德森。

美军认为旅和团都是师下属战斗单位。唯一的差异是旅是作战单位,团是行政单位,所以美军的团级职务从军事行动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行政和荣誉单位了。由于美国陆军采用积木结构,同一个团内不同的营可能被调往其他团编制内服役,因此为了保证美国建国以来各团的优良传统能保持下去,采用了在右胸铭牌上佩带建制团标志(Regimental distinctive insignia )。一般佩带建制团或独立营的徽章。某些兵种历史上没有成团的规模,或没有给番号团颁发相应的团队识别徽章,他们就统一佩带兵种建制团识别徽章,例如防化兵、医护兵、军法队和牧师等。

所以美军的师下辖旅等于其他国家的师下辖团,给与上校军衔,而副师长授予准将军衔 。

美国陆军准将的吊穗大肩章

美国陆军的矩形肩章

美国陆军军服肩绊上的银星

海军准将历史

英国海军准将为Commodore,是1674年11月由威廉三世首次设立,当时海军需要一名在舰队下的分队指挥官,但又不想重新设立新的海军将官(当时海军上校可以晋升为海军少将),所以被分配到指挥中队的海军上校临时赋予海军准将头衔。1748年规定,担任准将的海军上校在军队地位等同于陆军准将(Brigadier Generals)。

海军准将在任职期结束后,恢复到原来的海军上校军衔(海军上校可以直接晋升海军少将,而不需要曾经担任过海军准将)。1684年,海军设立了两种准将:第一种是分队准将(Commodore Distinction),指挥舰队下的分队;第二种是常规准将(Commodore Ordinary),只指挥单个战舰。两种被称为一级和二级准将。1783年一级准将允许身穿海军少将制服,直到1958年两种准将重新合并。

1996年海军准将正式成为皇家海军一个军衔,并提升为将官。

英国海军准将军衔

最早美国海军准将和英国海军准将一样都是Commodore。1899年美国海军认为准将这一称呼在对外交往时很容易被人误会,因而一口气将所有的准将都提升为少将。直到二战时期又授予了一批海军准将,不过战争结束后这些海军准将就陆续被清退出现役,或者提升、转岗,到1950年全部处理完毕。在这段时间里,海军上校可以直接晋升为二星将军,而不象其他军种那样须经过一星将军,这引起了各军种的不满。

1982年和1983年的两次条令修改中,美军指出海军必须恢复一星将军,这样才能和其他军种对等。然而海军认为恢复一星将军可以,但是不能继续叫Commodore。1985年海军将海军少将(rear admiral)拆分,一星的叫rear admiral lower half(初级少将),二星的叫rear admiral upper half(高级上将)。

初级少将
高级少将

现代军衔制度起源于欧洲,具体来说起源自法国,毕竟曾今的欧陆霸主。

西方国家普遍陆军、海军两套军衔体系,称谓不同,标识不同,有的如英国空军又是一套体系。

中文少尉、中校、上将等名称,是对西方国家陆军军衔的翻译或命名。因为级别对等,适用于其它军兵种,没工夫再为外军海军、空军等也设计一套名称。

军衔源于职务,职务根据编制,陆军基础对应(不是绝对对应)关系如下:

少尉-排长、中尉-副连长、上尉-连长;

少校-副营长/营长、中校-副团长、上校-团长;

少将-师长/副军长、中将-军长/副司令、上将-总司令。

然后在实践过程中,三等九级如果不够用,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1级,或者“减1”级。

加1级就是大尉、大校、大将,“减1”级则是准尉、准校、准将。

(准校十分冷僻,只是沙俄军队短暂设置过一下。团长上校,副团长中校,团长助理授少校(Prime major),副团长助理授准校(Major或Second Major),直译是高级少校和初级少校,后取消,合并设置为Major少校)。

大校是校官的第4级,准将是将官的第0级,二者有区别,但又十分相近,没必要两个都设置,都不设也不好,少将可能会掉价。

军衔对应职务,团长上校,师长少将。中间的旅长(正旅级)和副师长、师参谋长(副师级),算校官就是大校,算将官则是准将。如果不设大校或者准将,少将旅长也不是不可以。或者像苏联/俄罗斯,不设旅级编制,便是上校直升少将,中间没有军衔。苏/俄也会有上校师长,但这个属于职高衔低了。

陆军准将的本意是Général de brigade(法语)旅级将军,少将Général de division(法语)师级将军。海军准将又是另一回事,后面再说。

前面我为什么说准级是减1级,还要打引号,就是因为准、少、中、上、大是中文的叫法,少、中、上、大第1、2、3、4级,那准级只能是减1级,第0级了。

但军衔本意,准将才是第1级,陆军四级将官分别是:

Général de brigade(Brigadier General)旅将

Général de division(Major General)师将或主将

Général de corps d'armée(Lieutenant General)军将或副将

Général d'armée(General)集团军将或正将

中文把师将称为少将,副将称中将,正将称上将,前面的旅将,是有点不好命名。叫准将也不错,准入将官等级的准,只不过容易被理解成准备做将军,预备将军。

军队的组织结构不断发展变化,不少国家取消了旅级编制,现代少将一般是授予师长或军长。或者有旅编制,但兵力构成、装备水平都不是以前的步兵旅、轻装旅可以比拟的。

我国的大校没什么稀奇的,不就是中级军官第4级,其他国家也有设置,是我国没有翻译成大校。

现在五常的军官除元帅级外都是三等十级,基本相同,细节有差异。

法国陆军军官军衔

法国陆军很久以前大校、准将同时设置过,其很长一段时间最高军衔为少将,元帅、中将、上将是一二战时期才出现的。

17世纪,法国陆军基础编制是团,团长Colonel;上面是旅,旅长Brigadier,再上面营地长官Maréchal de camp、师长Général de division。

后来引入军衔标志,旅长一星,营地长官二星,师长三星。

再后来法国陆军取消旅长军衔,由营地长官指挥旅,营地长官几经调整,最终更名为Général de brigade,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准将。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准将是两颗星的原因,因为以前设置过大校一星,后面取消了,但准将、少将的两星、三星不变。

摩洛哥陆军军衔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拥有著名城市卡萨布兰卡,不要跟欧洲西南部的摩纳哥混淆。同时设置有大校和准将,因为摩洛哥过去是法国的殖民地和保护国,军衔设置深受法国影响,准将两颗星。法国取消了大校,摩洛哥没取消。

并且摩洛哥的是Colonel-major,直译为资深上校,跟Brigadier大校还是有区别的。

阿根廷陆军军衔

类似的有阿根廷,最高军衔中将。其Coronel mayor是荣誉军衔,授予部分资历很老,但因为各种原因晋升不了准将的上校。

也就是说,大校是正式军衔,下一步可以晋升为少将。而资深上校是荣誉军衔,被授予者意味着基本不会晋升将军了。

英国陆军军官军衔

英国陆军以前设置过Brigadier General准将,标识交叉的指挥刀和指挥棒,少将、中将、上将的标识在此基础上扩展。

1922年取消,后设立Brigadier大校,标识比上校多一颗军衔星。

英国陆军官方网站截图

资料来源:army.mod.uk/who-we-are/

人家自己也说了,Brigadier不属于 General Officer(将官),而是归入Field Officer(校官)。

印度陆军军官军衔
巴基斯坦陆军军官军衔

毕竟当年是大英帝国,在全世界影响力巨大,前英国殖民地或者英联邦国家,不少都是使用英式军衔,取消Brigadier General,设置Brigadier 。比如隔壁印度和巴基斯坦,军衔设计照搬英国。

我国大校对外翻译是Senior Colonel,资深上校。

上文已提到Colonel Major资深上校是荣誉军衔,所以同样意思的Senior Colonel显得有些不合适。明明是正式军衔,对外说成了荣誉军衔,跟着法国、英国叫Brigadier就行了。

美国陆军军官军衔

美国陆军则一直都是设Brigadier General准将,授予旅长、副师长、师参谋长。

资料来源:defense.gov/our-story/i

美国军官分10级,少尉O-1,上将O-10。

O-1至O-3,陆军称Company Grade Officers(连队级),海军称Junior Grade(初级),中文称尉官;

O-4至O-6,陆军称Field Grade Officers(野战级),海军称Mid-Grade(中级),中文称校官;

O-7至O-10,陆军称General Officers(将军级),海军称Flag(旗舰级),中文称将官。

五星上将及以上,为Special特殊级。

俄罗斯陆军军官军衔

苏联早期有旅级编制,不过当时的“军衔”不叫中将、上校、少尉这些,而是方面军级指挥员、集团军级指挥员、军级指挥员、师级指挥员、旅级指挥员、团级指挥员、副团级指挥员、营级指挥员、副营级指挥员、连级指挥员、副连级指挥员、排级指挥员、司务长级、副排级指挥员、班级指挥员、小队指挥员、副班级指挥员、战士。

以标识来看,团级指挥员“上校”,旅级指挥员“少将”,师级指挥员“中将”,军级(单兵种)指挥员和集团军级(多兵种)指挥员“上将”,方面军级指挥员“大将”。

后面1940年称谓调整为尉、校、将、帅,1943年标识改为几杠几星。

苏联取消了旅级编制,上校直升少将,将官还是4级,上将之上设有大将,俄罗斯沿用。

还有苏联/俄罗斯尉官4级,但少尉是授给军校学员的,中尉才对应别国少尉,上尉对应别国中尉,大尉对应别国上尉。

比如我国2015年胜利日大阅兵,俄罗斯受阅方队领队的就是第154独立警卫团连长,德米特里大尉。

顺便对比下苏联/俄罗斯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尉官,以陆军为例:

苏联/俄罗斯确实是四级尉官,但不是上尉之上多一级,也不是中尉分两级,而是少尉之下有一级。

法语Capitaine、英语Captain、俄语Капитан、德语Kapit?n,都是同样的意思:首领、队长、老大、船长、舰长、船老大。

用作军衔,陆军是上尉,海军是上校。其中德语有两个转写,陆军上尉Hauptmann,海军上校Kapit?n。

法语Lieutenant、英语Lieutenant、俄语Лейтенант、德语Leutnant,也是同样的意思:助理、副官。

法国、美国、英国、德国都是连长之下设两级副官,名称稍有区别。

法国英国:副官、二级副官;

美国:一级副官、二级副官;

德国:上级副官、副官。

俄罗斯却是设三级副官:高级副官、副官、初级副官。

显然英美法德都是一级副官、二级副官,俄罗斯是一级副官、二级副官、三级副官。

最明显看德国,二战德国尉官,队长、一级副官、二级副官。战后西德跟随美国,还是队长、一级副官、二级副官。东德跟随苏联,增设三级副官。后面1990年两德统一,东德并入西德,1993年西德(现代德国)增设Stabshauptmann参谋队长,这个才是真大尉。

为什么苏/俄多了一级副官,这个差异在于军官培养方式。

现代主流国家的军官培养,就算是士兵提干,也要先进入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授予军官军衔。

《士兵突击》中的马小帅

有的国家军校学员不授军衔,如我国,学员有军籍无军衔,带学员肩章(88式陆军“红牌牌”,07式改成一条粗杠,后文还会提到)。

《士兵突击》电视剧的年代背景大概是2006年,学员马小帅下部队实习,依然带“红牌牌”,后面毕业带少尉军衔。

而苏/俄,军校学员入学时带学员肩章,学习一段时间后下部队实习,授少尉军衔,正式毕业授中尉军衔。同时少尉(初级副官),还被授予战争时期的速成军官、坦克车长等。

所以,苏/俄的少尉不是真少尉,其实是“预备军官/候补军官”。有的国家预备军官不授衔或者不授正式军衔(学员自有一套衔级),如中国美国英国;有的国家预备军官授军衔,如法国也有Aspirant候补军官。

正好,美国的“预备军官”Officer Candidate军官候选人(简称OCS),在校学习期间,如果有哪名学员表现太过抢眼但又不照顾集体,会被其他人称为Third Lieutenant。

这个Third Lieutenant,三级副官,指的就是东欧国家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少尉。在这里用来嘲讽那些还没有授军官军衔,却已经当自己是军官,摆架子,不合群的人。

个人认为,如果按准将,准入将官等级,正式将官来理解。准尉,准入尉官等级,正式尉官,最合理的用法就是翻译俄式四级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可惜中文准尉一词,含义已经十分混乱。

回到我国为什么设大校不设准将,新中国两次实行军衔制度。

1955式军衔

第一次1955年-1965年,参照苏联军衔设计。当时的苏联军衔四等十四级,我国翻译为:

元帅: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军兵种主帅;

将官:大将/军兵种元帅、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

55式军衔初步方案:

元帅:国家大元帅、国家元帅、军兵种元帅;

将官: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

苏联上校团长级,少将师长级,中间没有军衔。我国考虑师级授少将的话将军太多了,决定增加一个衔级。准将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明显是西方军衔,没理由整体照搬苏联军衔,却唯独一个准将学欧美。

再加上什么“准上将、一级中尉、二级中尉”略显啰嗦,最终参考朝鲜设置大校(其实也不算参考,因为既然尉官、将官可以有第4级大尉、大将,校官增加第4级大校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定型为:

元帅:共和国大元帅、共和国元帅;

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少、中、上、大四级,整整齐齐。

虽然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的叫法貌似更符合上文提到的苏/俄四级尉官,三级副官设置,其实也不对。因为如果这样翻译的话,美英法的三级尉官,两级副官就是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没有少尉。

苏/俄的应该是上尉、中尉、少尉、二级少尉才准确,或者如上文所说,最后一个叫“准尉”。

我国55式军衔确实设置了准尉,授予副排级,算干部不算军官。军官从少尉开始,尉官四级,大尉是真大尉,授予副团长、营长、副营长和连长。后面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取消了大尉、准尉。

那边朝鲜的大校跟我们理解的大校也不一样,二战后朝韩两国分别建军,前期军衔设置都是参照日本。

PS:中级军官中国称校官,日本称佐官,韩国称领官,其实是对应将校、将佐、将领。

朝鲜:

将官:大将、中将、少将;

佐官:大佐、中佐、少佐;

尉官:大尉、中尉、少尉。

韩国:

将官:大将、中将、少将;

领官:大领、中领、少领;

尉官:大尉、中尉、少尉。

小将就是少将啦
韩国陆军军官军衔

然后韩国参照美国,设置一颗星准将,二三四颗星少、中、大将。上面还有五颗星元帅,对应美国五星上将,实际无人授予。

朝鲜陆军军官军衔

朝鲜参照苏联,以及自己加工,最初是少、中、大三级,后尉官、校官增加第四级,称总尉、总佐,最终定型为少、中、上、大四级。

一开始朝鲜元帅只设有两级:共和国元帅(仅授予金日成一人),共和国次帅(仅授予崔庸健一人),其后30年间没有再授予过元帅、次帅。1985年授予第二名次帅吴振宇(当时称人民军次帅),1992年设立共和国大元帅,1995年设立人民军元帅。

朝鲜跟苏联一样,也是上佐(上校)团长,少将师长,中间的大佐(大校)授予师参谋长,副师级。

我国的大校则是,55式,授予军长、副军长、师长、副师长四个级别。当时全军34名军长,2名上将,8名中将,23名少将,1名大校。大校主要还是授予师级,少将授予军级。

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大校授予大军区副职、军长、副军长、师长、副师长五个级别。

1994年条例修改,大校只授予副军长、师长和副师长三个级别。

2018年军改,推行一职一衔,大校授予师长、副师长两个级别。

中国陆军现行军衔

我国不设准将还有一个原因,像美国和苏/俄,都是将官4级,只不过前者是从Brigadier General,旅级将军开始,后者从Генерал-Майор(Major General)师级将军开始。

Brigadier General和Генерал-Майор都是将军,正儿八经的将官。

但中文叫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给人的感觉就是少将开始才是正式将官,准将差点意思,好像预备将军似的。

我国不想师级就大量授将官,师级授少将的话,少将、中将、上将全都可能掉价。国民党就是前车之鉴,中将遍地走,少将不如狗。

国民党军队前期沿用北洋政府军衔,军阀内部各种胡封乱赠,随意授衔。

当时国军少将、中将、上将一抓一大把,老蒋自己都看不下去,在1933年的一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吐槽道: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多到数不清了。

为了整顿军衔乱状,国民政府从1934年开始着手建立新的军衔评定体系,组建了军事委员会铨叙厅。军官们从尉官到将官的评定都要由这个部门,根据他们的资历、学历、战功等几个维度考核,相当于对全军重新进行军衔评定。

国民党陆军军衔(1935-1946)

同时参考外军设置职务军衔,两套军衔并行。

铨叙军衔:正式军衔、法理军衔,有严格的晋升标准,将官员额有限,没有太泛滥。

职务军衔:临时军衔,随职务的高低变动而变动,比如铨叙军衔是上校,但职务是师长,便可以挂少将衔。如果哪天不当师长了,或者这个师裁撤,军衔退回上校。

如何区分也有讲究,称谓上是军兵种+军衔时,是铨叙军衔,如陆军少将、陆军中将。

军衔+职务,是职务军衔,如陆军中将师长,或者只说中将师长。

常乃超这个少将多半只是职务军衔

但实际情况,靠嘴说的事,怎么可能区分得了。

职务军衔虽然不正式,也需要有国民政府下发的“任职令”。然后在执行过程中逐渐失控,到了抗战后期,政府任职的步骤已经名存实亡。尽是些那种随便一个地方军、杂牌军,动不动就师长、军长一堆,相应的少将、中将一堆。实际部队根本没那么多人,上级给下级升官,军长直接任命师长,师长直接任命旅长,大家都带将星。

最终少将、中将还是泛滥的一塌糊涂。

少将:旅长/副旅长、师长/副师长、军长/副军长,共对应6级职务。

中将:整编师长/副师长/旅长、军长/副军长、兵团正/副司令长官、绥靖区正/副司令长官、绥靖公署正/副长官(剿总正/副长官、行营正/副长官)、总部副职,共对应10多级职务。

从师长到战区副司令长官都可以是中将,你说这军衔还有什么意义。

杜聿明(1904-1981),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他一个人就指挥了其中两个,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真正统领过百万大军,指挥着一堆中将、少将,但自己军衔也还是中将。

不过国民党好歹保住了上将没掉价,其上将分三级: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特级上将仅授蒋介石一人,忽略不计。一级上将授予各军阀派系首领,如李宗仁、阎锡山、张学良、冯玉祥、唐生智。二级上将授予各军阀派系二、三把手,如白崇禧、杨虎城、傅作义、刘峙、顾祝同。

一级上将首授8人,增授1人,员额共9人;二级上将首授20人,增授3人,员额共23人;这32个席位,一个萝卜一个坑,退一人才能上一人。

结果想升官的中将不少,但名额很少。尤其有一些原本是上将,经铨叙厅重新评定降成中将的人更是不爽。

国民政府为了缓解矛盾,在中将和二级上将之间增加“三级上将”。正式称谓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军衔标识与二级上将相同。在唯一军衔评定机构铨叙厅这里,备案是“预备上将”,待遇标准比普通中将高,但低于上将。

也就是说本质还是中将,但是加上将衔,军装服制可以与二级上将相同,带三颗星领章/肩章。什么时候二级上将有了空缺,有个优先晋升的权利。

前面说的杜聿明,就是因为“三级上将”都没空位,甭管职务多高,只能当中将。

黄埔一期“大师哥”,天子门生胡宗南(1896-1962),倒是当了十多年中将,1945年10月获得中将加上将衔,黄埔生中第一个也是大陆期间唯一一个“三级上将”。1955年就任“澎湖防守司令部”司令官,晋升二级上将。1962年病逝,追晋一级上将。

这种少将、中将泛滥的情况,即便增加准将,分润少将、中将的职级,也不会解决的了将官太多的问题。

因为准将实打实带个“将”字,到底是不是将军?

中文语境下,“准将”这样的格式,更容易让人理解成表前缀,指程度上虽然还没有完全达到,但已经可以作为某类事物看待。比如:准女婿、准爸爸、准平原。

那么准将就是准备做将军,预备将军。何况我国55式军衔设置过准尉,预备军官,副排级干部。

哪怕到了今天,一提起准尉,不少都认为就是预备军官。

陆军肩章

尤其2007年全军换发新式军装,学员肩章由之前的红牌牌,改成了一条粗杠,跟55式准尉相似,在有些朋友看来,更是准尉。

学员的杠更粗

其实我国的军校学员就只是学员,有军籍无军衔,毕业后才授衔。

学员肩章大学生军训也能带

军衔学员分两类:军官学员和士官学员,军官学员毕业授军官军衔,现在是本科毕业首授少尉,硕士毕业首授中尉,博士毕业首授上尉。士官学员毕业授军士军衔,下士或中士。

如果准尉是预备军官的话,准将可不是只能理解成预备将军了。

中文准尉存在歧义,我国现在没有准尉军衔,外国的准尉,也是翻译问题,其实是两种,主要是准(许)尉,还会有准(备)尉。

美国、俄罗斯、英国陆军准尉

准(许)尉如美国Warrant Officer,俄罗斯Прапорщик,非军官非士兵独立层级。或者英国Warrant Officer,士兵最高等级。

共同点不是军官,但获得授权,准许担任军官职务。英国准(许)尉不会晋升为军官,一级准尉虽然还是士兵,但地位、待遇水平比初中级军官都高。美国、俄罗斯准(许)尉,跟军官是截然不同的职业路线,改任军官基本不可能,并且那只能叫做转职,不是晋升。

这样的准(许)尉我国其实也有,士官代理排长,只不过是职务而不是军衔。

美国和英国的准尉都叫Warrant Officer,但前者是独立层级,一级准尉最低,后者是士兵最高级,一级准尉最高,更接近于美国的总军士长,都翻译成准尉是有些会捋不清楚。

美国的军官少尉至上将,称为Commissioned Officer,可以翻译做委任军官,那么Warrant Officer就是聘任军官,前者行政编,后者事业编,大概能这么理解,正式军官和额外军官。

或者跟警察制度中的正式警和辅警做比较,辅警不少时候都跟正式警干着一样的活,但权力、权利、待遇水平跟正式警有差别。

准(备)尉就是预备军官了,如我国55式准尉,或者俄罗斯的少尉,授予军校学员,毕业后授中尉。还有法国各军种都设有Aspirant候补军官,如果翻译成准尉,也行。

“准尉”翻译存在混乱,不论是准备还是准许,准将都得是同等意思。

但是,中文准将的准,是准入资格的意思。即准入将官等级,准将,就是正儿八经的将军,没什么准不准许,准不准备的。

只可惜有准尉“珠玉在前”,中文准将更容易被理解成预备将军。

总结一下,我国为什么设大校不设准将。

第一、我国不想师级授将军衔,建国初期的师,基本都是轻步兵构成,跟美苏的摩托化、机械化师团比不了。

到了现在,常规团、师编制已经非常少了,都是合成营、合成团。合成营团级单位,营长正团级上校;合成旅师级单位,旅长正师级大校。要是上校少将之间不设置一个军衔,少将旅长都会冒出来。

那边俄罗斯陆军依然是上校团长,少将师长,不太够用,上将之上常设大将(Генерал армии方面军将军)。

第二、中文准将的“准”不管怎么解释,“将”是实实在在的。算将军吧,会造成将官太多;不算吧,毕竟带个将字,解释不清楚。所以还是大校好了,校官第4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上面说了这么多,都是陆军的,现在可以说一下海军了。

海军军衔-职务基础对应(不是绝对对应)关系如下:

少尉-舰艇掌旗官、中尉-舰艇部门副长、上尉-舰艇部门长/艇长;

少校-协理舰长、中校-次级战舰舰长、上校-主力战舰舰长;

少将-后卫舰队指挥、中将-前锋舰队指挥、上将-主力舰队指挥。

海军上校Captain,船长、舰长、船老大,有资格指挥最高级别战舰,再上面将官是舰队指挥。一支完整的舰队,前锋部分Vice Admiral中将担任指挥,后卫部分Rear Admiral少将担任指挥,中间主力部分Admiral上将担任指挥。

有时候根据情况,需要分出小型分舰队,或临时组建特遣舰队,执行特定任务,任务结束舰队解散。分舰队指挥官军衔为代将,职务军衔。

最明显的就是二战德国海军,代将本身还是上校,肩章一样,担任特遣舰队指挥时授予代将头衔,更换袖章。任务结束,舰队解散,军衔退回上校。

欧洲传统,海军Commodore代将是职务军衔,临时军衔,特遣舰队指挥官,少将开始是常备舰队指挥官。后来随着时代发展,陆海军衔级要对等,以及职务军衔级别也有变化,主要只适用高级军衔,也就是中将、上将,准将、少将都是正式军衔。

像法国,Contre-Amiral,就是准将。

美国嫌弃Commodore是临时军衔,先是取消,上校直升两颗星少将。后来二战时根据需要重新设置Commodore,战后又取消。但因为引起其它军种不满,决定还是把一星将军加回来,但不叫Commodore,改成一星Rear Admiral Lower Half初级少将、二级少将,二星Rear Admiral Upper Half高级少将、一级少将。Commodore作为荣誉称号,授予一些资深Captain。

美国这个改动倒可以不用在意,中文继续叫准将、少将。

英国依然是Commodore,但1997年已经调整为正式军衔,划归将官序列,之前也属于代将。

二战后东、西德海军都取消了代将,东德跟随苏联上校升少将,西德跟随美国设置准将。

我国的海军自然没有欧洲海军那些传统,根据舰艇吨位、定位和作战能力的不同,划分为五级:

一级(师级):航空母舰、战略核潜艇、战列舰和巡洋舰等;

二级(团级):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登陆舰(大型登陆舰)等;

三级(营级):导弹艇(大型导弹艇)、猎潜艇、扫雷艇、登陆舰(中型登陆舰)等;

四级(连级):小型导弹艇、鱼雷艇、炮艇和小型扫雷艇等;

五级(排级):登陆艇。

舰长最高正师级大校,少将舰队司令。

比如“武松”少将,护航编队司令。

标签:军衔,少将,上校,军官

平台注册入口